因为照进过历史,铜镜便不再只是一面镜子。
在湖北省青铜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仙友生看来,自己30多年为之坚守着的,也不只是用青铜铸造镜子的独门工艺。
作为一名铸镜人,铸镜更像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解读。
长江之畔,作为“铜镜之乡”的鄂州,几千年前就曾大兴炉冶。
丰富的矿冶资源,保证了优质的青铜原料,而鄂州特有的红土,则构成了铜镜制模的秘诀。仙友生制模,所选的鄂州本地红土,含铁量高,粘连性强,用来制范铸模,严丝合缝,让造出的铜镜表面光洁无瑕。
作为一名铸镜人,铸镜也像是对人生目标的一种选择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鄂州市青铜镜大量出土,从小受到父辈熏陶的仙友生,对古铜镜修复、古法铸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独特的原料配比、制作范式模具、一次性浇注铜水、反复打磨抛光,看似繁重琐碎的流程,几十年来磨砺着仙友生的心性。而当一面面古韵十足的铜镜,从自己的手中诞生,仙友生也感受到根植在他身上独特的使命。
作为一名铸镜人,铸镜或许还是对传统工艺的重构。
一面面铜镜,曾提示着人们关于“知兴替、明得失”的论点,但制造铜镜的细节,如今也已发生了变化。
比如在电窑里烧制模具更加稳定,用电机砂盘打磨镜面更加高效。尽管如此,仙友生仍然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,这份辛苦劳累的活计,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加盟进来。
作为一名铸镜人,铸镜甚至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。
凭借高超工艺,仙友生制作的成千上万面青铜镜,近年来成为各大博物馆内文化展览的“上宾”,很多还是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抢手货。
我们欣喜地看到,穿越历史长河而来,仙友生手工打造的一面面铜镜,让荆楚大地悠悠千年的青铜文化,再次照进了当代人的时尚生活。(周治涛 谢俊琦肖颢)
热门